運用銅芯和銅護套的氧化鎂絕緣電纜在國外被稱為MI電纜,在國內被稱為礦用電纜或防火電纜。礦用電纜由瑞士進行研討開發,1934年法國首先把握了訁商品的出產技術,英國,美國別離於1936年、1945年開端研發,蘇聯於1951年研發出三芯以下的銅芯銅護套氧化鎂絕緣防火電纜,中國於1962年開端研發該商品用於核反應堆。
因為該商品曾經的研發是運用於軍事工業中,如:核反應堆作業發送器、噴氣發動機噴嘴的溫度丈量。加之該商品的出產製作技術與傳統技術有顯著的差異。所以產值很小,電力配線用銅芯銅護套氧化鎂絕緣防火電纜,中國在八十年代才開端研討,近幾年才開端工業試出產,但中國的商場需要量較小,出產廠家也難以構成批量規劃。
八十年代曾經一向依靠進口。跟著科學技術進步和現代化建設腳步的加速及近幾年來火災形成的嚴重損失使本商品商場需求日益增大。國家有關部門擬定的電力、建築設計手冊或標準中已逐漸明確規定有些場合有必要運用銅芯銅護套氧化鎂絕緣防火電纜。如今不隻防火體係、應急照明體係、報警體係、主動消防噴淋體係、人員撤離分散體係安全門、電梯、高溫場合、軍事設施和設備及防爆場所的用電線路在運用,許多一般場合也開端運用。吊籃電纜